?。?)創新扶貧模式。為支持基層社發展,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方式??h供銷社利用現有基礎條件,注重發揮各方職能,積極與小河鎮政府及貧困村對接,以響水村、青蘭村、開元村三個貧困村為中心,新發展2000畝的茶樹種植,從提供茶樹種苗、統防統治、機械化采收、鮮葉收購等全方位探索土地托管,推動農業適度規?;洜I,帶動農民脫貧致富。
?。?)專合社引領扶貧。在貧困村引導農民發展專業社,培育專業大戶,組織農民發展符合市場需求的特色農產品,以專業社引領農民脫貧,近5年,在18個貧困村發展了專合社。
?。?)推進“四川扶貧”公益商標申報注冊工作。聯合縣扶貧開發局、縣農業農村局、縣商務經濟合作局等部門和鄉鎮協調工作,共享信息資源,主動為企業申報創造條件,讓申報企業 “最多跑一次”。截至目前,全縣共有101家經營主體、153個產品成功用標,1家經營主體正在申報。并加強電子商務銷售,將獲得“四川扶貧”公益性集體商標標識的農產品集中引入實體店和“線上”展示,通過中國社會扶貧網、 “供銷e家”、“農融網·天府農場”等電商平臺推銷,推動我縣更多的“四川扶貧”產品銷售。